作品亮点:
将线虫的身躯与机器人的智能与服务能力相结合造福人类便是仿生学的意义。线虫机器人可以在人为控制下长期“寄生”于人体内,定期进行癌细胞的排查,可以有效地抑制其扩散。
作品说明:
[align=left][align=center][size=5][color=#a0522d]线虫型微型医用机器人[/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align=center] [font=微软雅黑] 当代人类最为惧怕的疾病并不是那些时而突发并流行起来的流行病,而是癌症(或称恶性肿瘤)。它虽然不具备传染性,却因为我们的日益恶化的环境而变得普遍,而且具有极高的致死性。而肿瘤相对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对癌细胞病灶的切除,而且得是在肿瘤长到一定大小可被肉眼发现的情况下才可以切除,然而对于一些处在人体致命器官处肿瘤切除困难很大而且对病患的伤害也很大,并且不能保证完全切除,对于这一难题有什么解决方法呢?[/font][/align][align=center]
[font=微软雅黑]我想到了微型机器人。然而机器人如何进入人体也是一个问题,要论进入人体这方面的专家还是人体中的寄生虫--线虫。[/font][/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align=center] 将线虫的身躯与机器人的智能与服务能力相结合造福人类便是仿生学的意义。线虫机器人可以在人为控制下长期“寄生”于人体内,定行癌细胞的排查,可以有效地抑制其扩散。并为认识癌症发病机理、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强有力的线索。[/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结构:头部:装载放射性传感器,身体:曲线传动连接用于运动,尾部:电机[/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上图为剖面图)[/align][align=center]工作原理:1.通过用放射性元素对癌细胞进行标记,然后可以由头部检测出相应癌细胞存在的位置。
[/align][align=center]2.在传动结构(即基本骨架)中存在空间,可用于合成水解酶。[/align][align=center]3.在控制区接受信号激活或使机体进入休眠期,或将信号传输给尾部电机使机体前进。[/align][align=center][align=center] 能源:利用人体自身产生的生物电能(生物电池的阳极由嗜糖酶和介质组成,阴极由释氧酶和介质组成,两极都有一层玻璃纸隔离膜。阳极通过如下的酶氧化反应从糖(葡萄糖)中分解出电子和氢离子:[/align][align=center]葡萄糖—>葡萄糖酸+ 2 H+ + 2e-[/align][align=center]氢离子通过隔离膜流到阴极,氢离子和电子与空气中的氧结合,生成水:[/align][align=center](1/2) O2 + 2 H+ + 2e- —> H2O[/align][align=center]通过这一电化学反应过程,电子经过外围电路,产生了电。)[/align][align=center] 适合的工作:初始设定为定向清除癌细胞,日后可以作为类似于无人机一样的平台以用作于医疗方面的各[/align][align=center]领域例如:对血清中成分的分析处理以检测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或用以进行各类微创手术。[/align][align=center] 当前情况与发展前景:目前可能无法实现,但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正如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艾尼阿克占地1500平方英尺而现在最小的电脑只有拇指那么大一样,这种微型的机器人总有一天会有机会发挥它的价值,因为到目前为止对于癌症的治疗也没有完美的方法。[/align][/align]
[/align]
[/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