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亮点:
解决残障人士与时代脱节的现象;
在残障人士人群中发现人才,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残障人士真正和其他人一样,能够公平地利用社会资源。
作品说明:
[align=left][font=黑体][size=5][b]
[/b][/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黑体][size=5][b]一、机器人功能[/b][/size][/font][/align][align=left] 该机器人主要有两大功能,第一是可以完成写字的功能,第二是可以替代残障人士的双手,完成敲击键盘、滑动手机屏幕等操作。而这两大功能,均是对人的脑电波进行分析,进而决定机器人所做的动作。[/align][align=left][font=黑体][size=5]二、创意背景[/size][/font][/align][align=left] 为了改善盲人的出行问题,大街小巷逐渐铺设了盲道;为了改善弱听人士的听力问题,渐渐出现了助听器。但是,在这个科技发展迅猛的网络时代,一部分四肢存在障碍的人却无法感受到网络时代给他们带来的便利,相反,信息时代带给他们的往往都是烦恼。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刷动手机屏幕、敲击电脑键盘,甚至都无法用文字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align][align=left][font=黑体][size=5]三、系统组成[/size][/font][/align][align=left]
二维度丝杆步进电机组合
[/align][align=left]1. 一个二维度的丝杆和步进电机组合,实现在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的定位;将图中的笔换位专门定制的触摸笔,可以完成滑动手机和敲击键盘的功能。[/align][align=left]2. 迷你摄像头[/align][align=left]
迷你摄像头
[/align][align=left] 这款迷你摄像头安装在机器人手臂(即图中安装笔的位置)下方,用来识别机器人待操作的物品,对物品的尺寸进行建模,并识别物品的具体功能,例如:识别电脑键盘各个按键的功能、识别手机屏幕触摸不同地方的功能等。[/align][align=left]3. 脑电波分析仪[/align][align=left]
脑电波分析仪
[/align][align=left] 脑电波分析仪是将人和机器人连接的唯一器件,该分析仪对人的脑电波进行采样,并采用相应的算法进行分析,判断人的意图的什么,再与摄像头识别出的内容进行匹配,从而决定机器人该发出什么动作。[/align][align=left]4. 脑电波学习软件[/align][align=left] 每个的脑电波的波形不会完全相同,而是存在一定的区别。为了机器人能适应于每个人,那么机器人就需要一段时间针对某个人的脑电波进行学习。[/align]
[align=left][font=黑体][size=5]四、整体实现[/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黑体][size=5] [/size][/font][font=宋体][size=3]对于该机器人的操作和使用,必然需要操作简单且分辨率较高。在使用前,需要在其他人的帮助下进行脑电波分析仪的学习,根据脑电波学习软件的提示,使用者需要去认真配合,这样可以提高脑电波识别的准确度;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只需要头戴脑电波分析仪,将待操作的物体(手机、电脑键盘或一张纸)放在机器人手臂下,然后只要认真去想这件事就好了,机器人会按照使用者的想法去做那件事。[/size][/font][/align][align=left]五、实用价值[/align][align=left]Ø 为残障人士带来福音,残障人士能体会到信息时代网络所带来的便利;[/align][align=left]Ø 可以发挥出残障人士的潜能,避免因为四肢不变而被“淹没”;[/align][align=left]Ø 在残障人士人群中发现人才,从而推动社会发展。[/align]